最近芒果台算是把婚姻综艺玩儿明白了,每周二播《再见爱人2》,每周四播《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每每播出总能在热搜上看到相关的讨论。巧合的是,前一阵子两档节目的热搜都跟“前任”这个话题有关。
其实对多数恋爱中的人来说,前任可能都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词。即便已经分手,前任的“阴影”依旧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萦绕在后来的亲密关系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感情生活中很难绕过去的话题,聊聊前任。

先说《再见爱人2》这边,张婉婷面对镜头第二次提起宋宁峰母亲去世前,宋宁峰前妻连续几天到场带给她的委屈。那时候她跟宋宁峰结婚不久,甚至还没改口管婆婆叫妈,而跟宋宁峰有过多年婚姻的前妻却称呼婆婆为妈妈。她那时候对宋宁峰的了解还很有限,前妻却将两人以前的朋友都叫来了,在那个当下,她感觉自己“像个外人”。



几天之后,张婉婷跟宋宁峰私下沟通,能不能让他前妻别再来了。宋宁峰却觉得:“我妈都这样了,谁想来看看就来看看吧。”再后来,宋宁峰给前妻发信息,表达了让对方别来了的意思,但在张婉婷看来,那种带着恳求的态度,并不直接的口吻让她感到不适。
这事儿也成了她一直没解开的心结。
另一边《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里,嘉宾们在千岛湖搞晚会,郑钧唱完台下观众高喊希望他再唱首《灰姑娘》,这时候刘芸直接冲上台问郑钧:“你要唱《灰姑娘》吗?”最后郑钧唱了另一首金曲《赤裸裸》。后来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郑钧开始显得不太高兴,刘芸紧接着也炸了,直接来了句:“你唱《灰姑娘》唱得还少吗?”

一首歌,怎么就这么大威力?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郑钧写给前妻孙峰的歌。即便已经结婚12年,对于刘芸来说,她依旧没办法风淡云轻地当《灰姑娘》的观众。
对于这两对夫妻来说,前任所引发的不适感,即便在婚姻关系中也依旧如此强烈。


现任对前任的不适感当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并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有真正放下前任的能力。
一方面,对于很多人来说,新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往往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在进入到下一段关系之前,难免贪恋过去伴侣给予过的温柔。另一方面,即便分手,两人过去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也依旧值得怀念,有时候我们会把这种对于某段时间的怀念寄托到那一时期的伴侣身上。
而如果分手时有尚未解开的心结,有时也会像在内心深处留下了一项待办事件,让你时不时想起对方。

心理上有所留恋,大脑可能同样也没有做好准备,在刚刚跟前任分手不久的时候,对前任的怀念几乎是大脑的一种本能。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刚分手不久的情侣依旧能够引发彼此VTA区域(中脑腹侧被盖区)的活跃。
这个区域是愉悦系统或是报偿回路(reward circuit)的一部分。当一个行动产生愉悦的时候,就会对这个区域产生刺激,当它被激活时,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但它并不是一个靠理性驱动的脑区域,它可分辨不出你跟前任已经分手的事实。同样,下丘脑似乎也依旧处于激活的状态,会因为对方的出现分泌出让人产生依恋感的催产素。

正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能在分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前任依旧在我们的人生戏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怎样的一种状态才是真正从上一段亲密关系当中走出来了呢?

究其根本,分手其实意味着两人之间人际边界的重新划分,这种划分不应该是迫于道德压力,而是经过理性判断,能够理性得看待过往的经历,真正认识到了亲密关系的结束,不再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分手并不能等同于释怀,真正的释怀意味着心理边界的重新建立,而释怀也同样不等于忘记,而是允许对方存在于记忆里,却能不再被这段记忆打扰。

总有人说,“忘记失恋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新欢”,但在还没有完全处理好上一段关系残留的情绪和伤痛的时候,就贸然进入下一段关系,对现任来说不仅不够公平,同样也不利于你们关系的发展。可能因为了解不够产生幻灭感,也可能对现任的欣赏和喜欢,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段新的恋情。
在走入下一段旅程之前,或许可以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重新整理记忆,划分与前任的人际边界。
首先,可以从上一段亲密关系当中总结相处过程中的经验,但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原谅自己做得不够好的部分,才可能走出情绪的漩涡。可以去思考,对方的出现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改变?对方离开之后自己又希望过哪种生活?这是一个跟自己对话的过程,要知道,这一路无论谁来谁去,我们相处最久的依旧是自己。
另外,在没有伴侣的时间段里,可以尝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健康规律地生活,不要陷入糟糕的情绪旋涡。
无论是否还需要跟前任保持联系,在刚刚分开的阶段,最好不要再跟前任保持高频率的接触,可以尝试仅仅远观的弱联系,甚至完全切断联系一段时间,给自己的大脑和心理适应的时间。即便你们希望能继续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也不需要急于这一时三刻,只有完成了身份的转换,才能向友谊平稳过渡。

有人说“分手后还能做朋友,要么是没爱过要么是还爱着”,但实际上,分手后能继续做朋友的人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对于那些“和平分手”的情侣们来说,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继续关系,但并不妨碍他们认可彼此,继续支持彼此。对于他们来说,“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处理关系的选择,并不必要。
当然,分手后还做朋友的人当中,挂羊头卖狗肉的也大有人在。

在决定和前任继续做朋友之前,你得问自己几个问题:
1. 你对和Ta之间未来重新走入亲密关系还抱有期待吗?
2. 如果对方不是你的前任,你还想要和Ta做朋友吗?
3. 如果和对方做朋友,会影响到你和现任的关系吗?
同样,你还需要弄清楚,选择跟你做朋友的对方是出于怎样的想法,你们需要对未来关系的走向有着相似的、明确的分寸感,共同尊重新建立起来的界限。如果察觉到对方有越界行为,要及时沟通,特别是在有伴侣的情况下,不要让暧昧不明的情愫肆意生长。那对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都可能造成某种伤害。
如果和现任之间尚未建立起深刻的连接,信任感没有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大可以跟前任说明情况,暂时减弱或者切断联系。一段好的分手后建立起的友情关系,并不需要以牺牲下一段恋情为代价,大可以在现任真正接受之后再继续联系。

在多数情况下,作为现任,即便伴侣没有跟Ta的前任做朋友,光是知道对方相处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一次偶然的“故地重游”,都有可能引发内心排山倒海的醋意,即便他们可能早就老死不相往来了,心里还是会堵得慌。
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便知道对方是真心跟自己在恋爱,即便已经相处了足够长的一段时间,还是会在得知对方过往的情感体验之后,体验到安全感缺失的痛苦。

在大约十年前,加拿大作家扎卡里·斯托克尔(Zachary Stockill)写了本书叫《克服回溯型嫉妒(Overcoming Retroactive Jealousy)》。在作家过往的人生经验里,有多次因为在于伴侣的前任而把伴侣气走的经历,于是他痛定思痛,采访了很多心理方面的工作者,写出了这本专门谈“在意伴侣前任怎么办”的书。这本书后来很畅销,他还专门创立了相关的网站,以及专门做了一档聊恋爱的播客。
他的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他将回溯型嫉妒分了三类:
第一类是相对微弱的,不会过多影响到两人生活,随着两人连接的紧密可能渐渐消失;第二类是基于价值观判断带来的,之所以那么在意对方的过去,根本上在意的是对方在亲密关系中的价值观跟自己是否相符。第三类则像是第一类的升级版,蛛丝马迹都能引起强烈的嫉妒,反复追问,反复确认,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高自尊的人容易感觉到自己的独特性被伴侣的前任挑战,低自尊的人则更容易担心自己不够好,将自己与对方的前任对比,也可能低估伴侣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学会认可自己的价值,学会捕捉伴侣在生活中给予的爱意,用更温和探讨的方式而不是用咄咄逼人的语言跟对方聊前任,或许能够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没办法,爱情就是具有排他性,像是一种本能,我们只能学会跟这种本能相处。
不要害怕跟Ta去那些他们曾去过的地方,也不要遗憾错过了Ta的成长阶段,新的记忆会覆盖旧的,现在和未来永远比过去重要。
福利征集来啦
即日起至2月1日
评论区留言分享
你是怎么处理感情生活中
有关“前任”的问题的?
我们将选取2位精彩评论用户分别送出
拾启万物的兔年限定香熏“兔home”*1份
(颜色随机)
评论区开奖
监制 / Vivian
文 /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