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活垃圾处理场存在问题被通报以来,景洪市迅速行动,深挖细查、立行立改,积极抓实整改措施落地,推动各项整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为全面完成整改要求,景洪市委、市政府扛起整改责任,第一时间召开景洪市垃圾处理场环境问题整改专项领导小组会议,逐项研究讨论上级来函反馈意见的落实措施,建立工作制度机制,确保整改形成长效;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应亥宗针对暴雨天气作出指示,强调各方务必高度关注降雨对调节池液面安全问题,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调节池渗滤液始终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市委副书记、市长白玲对垃圾处理场整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强调要坚决破除制约新渗滤液处理设备投入运行的各种障碍,尽快解决专线供电、设施占地、新旧设施搭配等问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覆膜工程、办公用房、绿化、道路修复与扩建等项目。
为实现渗滤液处理情况实时在线监测,景洪市新购置了水质在线监测和COD监测系统设备,目前已成功接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污染源在线监测运维与环境监管中心。同时,景洪市加快完成了封场区表面防渗膜的覆盖、渠道开挖、导流管架设等工作,并对未封场库区进行分区作业,完成导气管铺设和导气石笼安装、验收工作。
此外,为避免渗滤液直排,景洪市将原地下水检查口改建为渗滤液收集池,安装自动抽水机,将渗滤液回收至调节池处理,有效杜绝渗滤液直排污染环境问题发生;并邀请专业设计单位现场勘查指导,研究提出垃圾处理场存在问题系统整改技术方案,指导新建地下水监测井,切实保证渗滤液处理站及周边水环境监测设施达标。
“目前,渗滤液日处理能力提高了6倍多,处理环境风险隐患能力大幅提升。”景洪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大渗滤液日处理量,解决“垃圾处理场渗滤液调节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问题,经过安装调试,景洪市新购置的日处理渗滤液250吨的DTRO渗滤液处理系统,以及租赁的日处理分别为200吨、350吨渗滤液的两套DTRO集装箱渗滤液处理系统于5月7日投入试运行。加上原有的日处理渗滤液130吨的处理系统,目前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日处理渗滤液能力达到930吨,比原来的130吨高出800吨。
在积极整改存在问题的同时,景洪市注重提升改造垃圾处理场场区内外环境,启动“花园式处理场”建设,已完成垃圾处理场进场道路修复工作和封场区部分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并建立管护制度,加大日常清扫保洁频次,确保道路干净、畅通、安全,目前亮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从4月21日起,建筑垃圾和绿化垃圾就不再进入生活垃圾场进行倾倒。”景洪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景洪市在生活垃圾处理场过磅房下方设置占地54余亩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在嘎洒镇设置绿化垃圾临时堆放场地,减少入场垃圾量。建筑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已进入倒排工期阶段,餐厨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正在实地踏勘项目用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