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理设备网 - 处理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市场综述 | 企业动态 | 技术新品 | 国际资讯 | 工程项目 | 标准法规 | 技术文章 | 低碳生活 | 居家饮水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新闻 > 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国家如何“抄作业”?
T.biz | 商业搜索

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国家如何“抄作业”?

信息来源:dooeoo.com   时间: 2021-10-18  浏览次数:20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此举招致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也令垃圾处置问题再成舆论焦点。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洋垃圾”拉锯战频频上演。自中国于2017年宣布“洋垃圾”禁令以来,多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洋垃圾”的另一重灾区——东南亚国家纷纷跟进,陆续出台各种政令对“洋垃圾”宣战。

  为应对“洋垃圾”抵制潮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转而从垃圾回收、产品制造等方向发力,趁此加大对本国垃圾问题的整治。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高收入国家,三分之一的垃圾通过循环利用和堆肥得以被回收利用,而在低收入国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仅为4%。90%以上的垃圾被公开倾倒或焚烧。而垃圾的填埋、简单焚烧,都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其生态环境和碳减排均面临巨大压力。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球因垃圾处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约占总排放量的5%。为此,如何有效发展垃圾处置技术,成为各国减排又一战场。相比发达国家,囿于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缺乏,发展中国家在垃圾处置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

  如何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垃圾低碳化处理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兑现碳减排承诺亟待思考的问题。

  源头减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垃圾处理的模式,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同样适用?香港的电子垃圾和污泥回收与处理实践,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启示?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处理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