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控制型的家长。像敏敏妈一样,将敏敏手机没收,让孩子没有手机玩,一旦发现孩子偷玩,就责骂、批评、否定孩子,导致家庭战火不断。
一种是放任型的家长。有些家长,受不了孩子又哭又闹和各种撒娇,只好满足孩子的要求,把手机给孩子玩,孩子玩的专心,家长获得暂时的安宁和轻松。孰不知,这两种做法,都危害不小。
第一种家长做法的危害。
看看好像是获得了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却有很多潜藏的危害。
首先,孩子会仇视父母。因为孩子对手机有渴望,父母却偏偏要控制或限制,孩子就会在心底积攒怨恨,迟早有一天孩子爆发,父母无法控制,轻则闹到家里鸡飞狗跳,重则亲子关系破裂。
其次,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由于被控制或限制了,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玩手机。比如借同学的手机玩,借他人手机,平常肯定要讨好他人,容易使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抢他人的手机等不好的行为。
其三,孩子容易钻家长空子,欺骗父母。就像是敏敏妈妈,总有疲惫和不留神的时候。孩子们总能取到手机,为了不被父母唠叨,孩子就会学会撒谎。
第二种家长做法的危害。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控制父母,对于如何获得手机,如何让父母变得心软,孩子一清二楚,因此,孩子会在家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永远学不会自立自律。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容易冲动、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在家庭里,没有人可以管教的了,将来走上社,自私自利,无法融入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