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及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
据了解,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是南京市已建成最大的餐厨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该项目位于浦口区江北环保产业园内,占地面 积135亩。目前进场的餐厨垃圾会分为两大类——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餐饮垃圾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变发酵、发臭的特点。厨余垃圾为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与餐饮垃圾相比,厨余垃圾以生料为主,盐分、油脂含量较低。
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场长徐继超告诉记者,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通过餐饮预处理系统、厨余预处理系统、湿式厌氧发酵系统、干式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沼渣脱水及干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除臭系统等八大主工艺系统,将餐厨垃圾变为沼气、再生水两种再生资源。
据徐继超介绍,该项目针对不同的垃圾采用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餐饮垃圾采用“预处理+湿式厌氧发酵产沼”工艺,厨余垃圾采用“预处理+干式厌氧发酵产沼”工艺。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巡视员陈雷说,目前,南京餐厨垃圾产生量为每天750吨,今年年底处理能力将达到产生量的80%,2020年将达100%。为实现这一目标,南京市按照“相对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就近处理为补充”的思路,规划建设6座餐厨垃圾处理厂。这6座处理厂由2座市级集中处理设施和栖霞、溧水、高淳、六合4座区级集中处理设施构成。
陈雷表示,到明年上半年,已投入使用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的餐饮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400吨,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00吨。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