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梁怿韬报道:广州又有地方因拆违而复绿了。8月6日,曾在今年3月接受广州首次白云山“还绿于民”违建拆除工作的永泰地铁站周边原违建用地,违建拆除后原地块的治理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本月内原违建地块周边居民将享受“还绿于民”的成果。据悉,如果妥善利用好,违法建设无论是原占有地块还是建筑拆除后的垃圾,均能焕发新活力。
昔日违建地块变身口袋公园,本月内可向市民开放
广州市白云区永泰地铁站B1出口周边地块,过去曾被违法建设的餐馆、小商店等建筑占据。如今搜索百度地图,还能找到地块被违建占用的痕迹。今年3月15日,广州开展2019年首次白云山“还绿于民”集中拆违行动。永泰地铁站B1出口违建等8处影响白云山景观品质的典型违建,被实施拆除(详见羊城晚报3月15日A7版报道)。
8月6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回访地块发现,3月15日拆违时还被违建占据的地块,如今不仅找不到丝毫违法建设占据的痕迹,地块还因违建的拆除而出现“新活力”。多棵新种树苗,出现在地块内;带有座椅功能的绿化带,被设置在新种树苗周围;地块内新铺了地砖,方便市民日后入内;靠近地铁出口的一个正在修建中的绿化带,被放置了“永泰站广场”艺术大字。
“很快周边市民就可以使用了。”在地块内工作的施工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对“永泰站广场”口袋公园作最后的收尾工程,完善绿化带的建设及其他花园内设施的配置。由于今年上半年广州雨水较多,该地块的违建拆除后“复绿”工作略有延迟。预计本月内,该口袋公园可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伴随着口袋公园的投入使用,该地块不仅彻底解决了违法建设的问题,还为周边居民多提供了一处休憩场所。
违建拆卸渣土可变废为宝,可请循环利用企业参与拆违工作
违建地块因口袋公园而焕发新活力,违建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经妥善处理也可焕发新活力。8月6日,羊城晚报记者从2019年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前沿技术论坛获悉,广州目前正推进中的强势拆违和城市更新工作,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但只要处理好,即可“变废为宝”。
“拆卸类渣土,已成为广州建筑垃圾中,第二大占比排放物。”出席论坛的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筑废弃物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广州每年大约排放3500万立方米的建筑废弃物,其中最大占比物为开挖地基和盾构钻探所产生的约3000万立方米余泥渣土;随着近年违法建设拆除和城市更新项目增多,每年大约有420万立方米的拆卸类渣土产生。
该负责人介绍,传统的填埋作业,仍是广州目前建筑垃圾处理的主要途径。2018年有225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经大型消纳场及各类工程场地平整消纳,有75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通过工地源头平衡调剂。但在2018年3月广州接受国家住建部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任务后,广州也在积极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路径。根据统计数据,广州年均约5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被资源化利用。除了传统的填埋处理,广州已拥有12家固定式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企业和18条建筑垃圾移动循环利用生产线,设计处理能力已超每年2000万立方米。
“建筑垃圾粉碎后,可制成再生建材,再次用在各类建设中。”该负责人建议,拆违和城市更新所产生的拆卸类渣土,可更多通过资源利用的方式变废为宝而不必填埋。基层单位在制定拆违和城市更新工作时,可同步考虑拆卸类渣土的处理,请循环利用企业参与拆违和城市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