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关于“孩子告诉你他被打了,该不该让他还手”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管是已为人父母的还是未为人父母的人对于这个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言论。要是孩子告诉你“他被打了”,家长要先静下心来,问清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孩子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不被人欺负。父母和老师不可能随时随地都陪在孩子的身边,为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比起“孩子受了欺负,该不该让孩子还手”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不受欺负”,想要孩子不受欺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是欺负。孩子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磕磕绊绊,小大小闹,什么样的行为是“欺负”呢?欺负是指用傲慢的态度或不讲道理的手法恫吓或企图胁迫。小朋友之间不小心磕着碰着,不小心打着对方,都不算欺负,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是欺负。
二、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眼中的“欺负”是什么,孩子是如何看待欺负和被欺负。孩子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于“欺负”的理解不同,这就需要家长多与孩子沟通。
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被欺负的孩子都是那些自卑,不敢表达自己。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当孩子面临欺凌的时候,敢于正视实施欺凌的人。
四、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善交忠实的朋友。据科学调查显示,校园欺凌的对象主要是孤零零的个体,为了孩子不受欺凌,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交朋友,邀请孩子的朋友去家里玩,帮助、鼓励孩子积极地与人交往,让他体会到交往的乐趣,从而逐渐扩大交往的范围,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
五、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一些跆拳道、武术等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面对危险时可以进行自我保护。此外,家长还要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但是,家长也要掌握好这个“度”,不要让孩子觉得打人就可以使自己免受欺负。
综上,家长面对孩子说“自己被打了”的问题时,不要激进的告诉孩子“挨打了就要打回去”,或者是“让孩子忍忍”……而是要问清楚原因,并且告诉孩子怎样预防自己被欺负,在生活中家长也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现状,不要等问题出现了,才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预防问题的发生。